English

雪岭沙海绘版图

——记新疆军区某测绘大队大学生无私奉献的事迹
2001-04-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梁永利 牛江红 本报记者邢兆远 我有话说

这是一支英雄的测绘部队。

在占祖国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大地上,他们七下“火州”吐鲁番;八闯“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足迹遍布新疆和西藏阿里地区的上百个县(市)。用双脚“踩”出了一张张地图,填补了我军测绘史上的一个个空白。

这是一支知识分子密集的高科技部队。

所有干部的文化程度都达到大学专科以上。他们用知识、智慧把“科教兴国、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变为现实。日前,兰州军区党委为该大队记集体二等功。

把国土“移”到纸上

一次大规模的外业勘测任务在北起阿勒泰、南上昆仑山、西到帕米尔高原、东至敦煌的13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进行着。110名外业官兵要在一年内完成国家下达给新疆片区的GPS一、二级点的加固及水准联测任务。同在一个季节,北面严寒能冻死人,南边的沙漠腹地热得烤死人。

这天,万克海小组在南疆重镇和田作业。流动的沙漠时刻都使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着变化,经度、纬度一点不错,可实地与图上就是不相符。测绘兵都知道,测点是绝不能投机取巧的,纸上一丝小小错漏,将会一毁千军。

天渐渐黑了,此起彼伏的沙丘上无任何参照物可作辨别,他们草草收兵。在返回的途中,汽车迷失了方向,水箱也被颠裂,没有走出沙地,212吉普“渴”得走不动了,9条汉子疲惫地躺在沙丘上仰望星空。“人人都来撒一泡尿”。不知谁想出这个主意。就这样,汽车艰难地驶出了沙漠。尔后一周,他们6进沙漠,每天行程200多公里,硬是用手刨和脚踢,“挖”到了该点位的准确位置。

横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公路,仅在沙漠地段的距离就达540公里。盛夏,沙漠上的地表温度高达七八十摄氏度,鸡蛋埋进去,很快就熟了。5名测绘干部住在灼人的帐篷里,每天供给靠到几十公里外买馕饼,拉饮用水,作业区风沙肆虐,作业人员用毛巾包住头,再挖出两只“猫洞”作观察窗。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工作12小时,不到一个月,5人吃了两大麻袋干馕、喝了20桶水。石油工人被测绘兵的精神感动,最后抽调人员专门义务为他们做饭、送矿泉水。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这些年轻的官兵为确立地图上的一个点、一条线而艰苦地跋涉着,面对一个个陡峭的冰峰雪岭,一条条寒冷刺骨的冰河,一片片灼人的沙漠,他们观测、计算,得出一个又一个数据。把国土“移”到纸上,这就是他们的事业。

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串串不朽的业绩:

勘测出世界上第一条“流动沙漠”公路的地形图,建起从轮南到民丰的沙漠公路;

开辟了一条以新疆南部若羌、米兰到达楼兰的南线通道,并绘出楼兰古城地图,首次在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标出遗址的准确位置;

标绘出新疆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吐(吐鲁番)——乌(乌鲁木齐)——大(大黄山)的地形地貌图;

完成东起哈密、北到伊宁、南至和田的新疆重要城市大比例尺(1∶1万)地图的测量、绘制任务,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征服千座雪岭冰峰、踏遍万倾碧波沙海、丈量绘制各种比例尺地图数十万幅,绘出新疆第一代航测地图……

边境线上留下他们深深的脚印

新疆有着6700公里的边界线,与多个国家相邻。一条认识一致、走向清晰稳定的边界线,对保持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睦邻友好,促进西部大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划界行动。

6支勘界大军冒着料峭寒风分赴4个边境地州,展开了前所未有的野外踏勘测量工作。

中哈边界某段,实测高度3649.8米,坡度82度,四周都是刀削般的绝壁,人和牲畜都无法攀越。联合勘界小组通过协商,决定动用哈方的直升机将双方7名人员和界碑、沙石、钢筋、水泥等物资运到界点上。

测绘组组长李勇全和同伴们一到点位,就马不停蹄地架好仪器,认真测量界桩的准确位置。这时,山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豆大的冰雹铺天盖地地砸下,气温骤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大家被打得头昏目眩,浑身冻得瑟瑟发抖。7个人抱成一团,像叠罗汉似的“滑”、“滚”、“爬”到一个岩石洞口。

天气的突变,使接应他们下山的直升机被迫取消。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一个夜晚。翌日早晨,寻找他们一夜的哈方军人鸣枪报警后,才发现因冻饿一夜已无力再站立起来的测绘战士。

汪兆永是队里的一名技术骨干。1998年6月29日,他赴中俄国界西段进行勘界测量。7月中旬,边界高寒山区冰雪残存,寒气袭人,他和队员们风里来,雨里去,反反复复测量着国界线经过的一个个具体点位。他每天携带几十公斤重的仪器爬山涉水,连续在无人区里工作了8天。在中俄西段20多天的勘界工作中,他先后3次准确无误地解除了疑点难点问题,为两国划定一条准确清晰的边界做出了贡献。

从郑州测绘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马雷,在霍尔果斯河上游的野外作业中,为送一份地图资料,湍急的河水拦住了去路,马雷把生死置之度外,将资料包裹好捆在头上,孤身过河投送。在淌水时,他不慎被激流卷走,一下子冲出了十几米远。生死的紧急关头,他仍死死护住头上绑着的界标资料,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资料完好无损。马雷曾被哈方军人称赞为“英雄”测绘官,去年,在执行任务中,他被克勒青河急流无情地吞没了,他的才华随着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昆仑山。

历时3年的中哈、中俄(西段)边界野外勘界工作圆满结束。勘界文件资料齐全,内容、图表、数字完全一致,准确无误。从友谊峰下的第一座界碑到波马边防连境内蛇头山上的最后一座界碑,中哈国界所竖界标559个、界桩688根,所有测量数据经两国的权威部门检测,无一差错。1800公里的中哈、中俄西段边境线上,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脚印。

测绘科研相得益彰

“在西部边陲,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发展军事测绘高科技,为‘打得赢’提供强有力的测绘保障,这是该测绘大队党委思索的一个现实课题。”大队长朱光、政委刘明顶的话,道出了这个大队党委“以科技强军,以人才兴测”的又一举措。他们走出的“结合任务搞科研、结合形势搞科研、结合本职搞科研”的育人之路,使生产和科研相得益彰。

大队建立的计算机培训中心网络教室,对全体技术干部和机关干部进行计算机及英语知识技能培训,相继举办了GPS测量技术培训和航测网络新技术讲座,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提高测绘技术中的高科技含量;目前,80%的科技干部懂外语,23%的人达到本科学历,相继有11人考取研究生。

他们研制开发的《VDF辅助软件——等高线处理》、《1∶5万数字高程图图廓检查分析软件》等软件,尤其是由大队与测绘学院联合研制的《基于AUTOCAD的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GPS新技术代替了常规测量、计算,野外测量迈入数字化,制图、印刷由模拟、手工作业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